芬蘭赫爾辛基兒童醫院的一個科研小組對1975年第一季度出生的235名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並在這些兒童1歲、3歲、5歲、10歲和17歲時分別測定他們是否患有過敏症。調查發現,這些兒童中母乳餵養低一零點月或沒有母乳餵養者患過敏症的比例明顯高於母乳餵養1個月以上者。這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孩子不易患濕疹、哮喘和花粉過敏等疾病。
科學家推測,母乳中大量嬰兒必需的營養成分,可使嬰兒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健康發育,用利於抵抗過敏源的干擾,使他們不易患上過敏症。
- Sep 13 Fri 2013 14:22
母乳餵養孩子不易患過敏症
- Sep 13 Fri 2013 14:20
母乳哺育10大問題
- 餵奶的時間應該要多久比較好?
一般剛出生的嬰兒每次哺餵母乳只餵單邊,時間上並無限制,最好能讓寶寶喝到含脂肪很多的後奶。但並非真的一邊就好,若是寶寶還要喝另一邊,也是可以讓他繼續吸吮。原則上ㄧ餐餵ㄧ邊讓寶寶自然的放鬆吸吮的乳房,而不是我們主動把乳頭移開。 - 為何寶寶吸沒幾口就不吸了?這樣有沒有關係呢?
剛出生的寶寶從母體攝取之乳汁,其儲存的熱量足夠支撐2天左右。就算寶寶在出生後1-2天內所吸的母乳量不多或是沒吸幾口就睡著也是沒關係。再者也是因為新生兒的睡眠時間較長,幾乎20個小時都是在睡覺,因此並不會有太多的熱量消耗。所以促使寶寶的成長激素是睡眠。 - 吸奶時乳頭會痛及破皮是正常的嗎?
餵奶時乳頭痛或破皮,通常是寶寶過早使用人工奶嘴或用過奶瓶餵食以及寶寶含乳姿勢不良所造成。如果寶寶含得不好,吸奶時會將乳頭拉進又拉出,嘴巴會摩擦乳房的皮膚,讓媽媽非常痛,持續以這種方式吸吮會傷害乳頭皮膚,而造成破皮皸裂。所以首先應調整餵奶姿勢並確定寶寶含乳的姿勢是否正確,通常寶寶只要含得好,就比較不會痛,可以正常持續餵奶。可以試著由比較不痛那一側開始餵奶,也可以更換餵奶姿勢,讓寶寶含乳房的部位不一樣,比較不會痛,要等到嬰兒自己鬆開乳房再停止哺餵。餵奶後掀開胸罩,讓乳頭維持通風並塗一些擠出來的奶水在乳頭上,可以促進傷口的癒合;如果某些原因需停止餵奶,先將手指頭放入嬰兒嘴內,讓他先停止吸吮才移開乳房。另外,建議ㄧ天不要超過ㄧ次清洗乳頭,不要使用肥皂,或是以毛巾用力擦。在餵奶前後不需要清洗乳頭,和身體其他部位一樣清洗方式就可以了。如果乳頭沒有破皮、龜裂,但仍會疼痛且乳頭乳暈皮膚有一圈亮而紅的區域,可能是念珠菌感染,媽媽乳房會有灼熱針刺感,寶寶口腔黏膜及舌頭上可能有白斑(鵝口瘡)或是屁股出現紅疹,此時需要找醫師診治。 - 如何確定嬰兒乳房含得好?
1. 餵奶前首先應以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完全放鬆。也可利用枕頭來支拖嬰兒。
2. 嬰兒整個身體是向著母親,並靠近她。
3. 嬰兒的臉貼著乳房。
4. 嬰兒的嘴張的很大。
5. 嬰兒的下唇應往外翻。
6. 嬰兒上唇上方的乳暈較下唇下方的乳暈露出的多。
7. 可以看到嬰兒慢慢、深深地吸吮。
8. 餵完後嬰兒放鬆而飽足。 - 哺乳期間媽媽是否需進食特別食物以增加乳汁量?
根據研究,在一般的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奶水的量與品質和營養的攝取比較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和寶寶的吸吮有關。因此,只要確定寶寶是正確的含奶及吸奶,寶寶想吃就餵奶,媽媽的奶水自然就能夠滿足寶寶的需求。有些媽媽表示在進食了魚湯、青木瓜燉排骨湯、花生豬蹄湯等,有增加奶量的功效,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效果也不一樣。 -
6. 餵母奶大便次數ㄧ天幾次才正常?
吃母奶排便次數,尤其在頭幾週內差異性非常大。在頭一兩個月的大便通常是稀稀水水的,帶一 點黏液,有一點顆粒,有一點酸味,甚至一吃就解,可能ㄧ天超過八次以上,但這是正常的大便,不是腹瀉。這樣的大便情況可能維持到添加固體食物才比較成形,但有些寶寶在一兩個月後反而變成好幾天才排便ㄧ次,通常是軟便,甚至最久可到一兩星期才解軟大便一次,這並非便秘。表示母乳是ㄧ個完美食物,幾乎完全吸收而無殘渣。不論大便次數多寡,只要確認寶寶沒有腹脹,哭鬧不安,活力及皮膚彈性好,而且小便量仍很正常,就可以不用太擔心。- 我乳房腫脹、疼痛該如何處理?
如果在奶脹時沒有讓寶寶多吃奶的話,可能接著發生持續的乳房腫脹。此時乳房過度充盈,一部份是因為奶水,一部份是組織及血液的增加及水腫,這會壓迫乳腺管,反而使奶水較不易流出。此時寶寶不易吸到奶水容易造成媽媽乳頭疼痛及破皮,有時會合併皮膚發紅及發燒,若持續密集餵奶或規律將奶水排出,通常在24小時內會自動退燒。故建議依循:
- 產後儘早餵母乳:每日至少哺餵8~12次,同時在寶寶想吃奶時就餵,是預防乳房腫脹的不二法門。
- 繼續讓寶寶多吸奶:如果未將奶水移出可能會產生乳房膿瘍,使奶水製造減少,故此時更應增加寶寶吸吮次數使乳腺管較快通暢。
- 冷敷或熱敷:在餵奶前可依自己的感覺選擇冷敷或熱敷。使用冷敷的話,要注意不要碰到乳暈附近,以避免降低噴乳反射。而過度的熱敷會使血管充盈腫脹,所以在餵奶前使用不要超過三到五分鐘。也可試試看不同的餵奶姿勢。建議在餵奶中間可以冷敷乳房(如使用冷凍蔬菜或冷毛巾),減少疼痛。也有研究發現使用生的高麗菜(冰過或室溫)敷在乳房上,也可減輕乳房腫脹,但每兩小時或葉子變軟了就要換掉。
- 浸泡溫水或淋浴:媽媽可坐著,用一盆溫水放於膝蓋上,將上身彎向膝蓋,使乳房泡在臉盆裡,輕輕搖晃乳房,藉重力可使奶水容易流出。或是淋浴,讓溫水沖擊背部後,使自己放鬆,同時一邊按摩乳房。如果真的痛得無法忍受時,可以請醫師開處方使用短效的止痛藥,對寶寶沒有影響。
- 媽媽如果感冒、腹瀉可以繼續餵母乳嗎?
可以繼續哺餵母乳,當媽媽遇到外界的各種細菌或病毒時,體內會針對這些病菌產生特異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到奶水中。同時,媽媽體內的白血球在接觸此病菌後,會活化吞噬細胞及淋巴球等到乳房的上皮組織中,分泌抗體到奶水中。這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抗體在寶寶腸胃道中因為一種的保護不會被胃酸破壞,而可以避免這些病菌進入人體。即使媽媽受到感染或生病時,持續哺餵哺乳反而更能保護嬰幼兒。如果媽媽有服用抗生素時,一般而言仍可繼續哺餵母乳,但需觀察寶寶便情形,如果真的不放心亦可將藥名詢問醫師。
- 如何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母奶的消化吸收較配方奶好且快,嬰兒每2~3小時就吃ㄧ次,甚至有時半小時~1小時吃ㄧ次(尤其在晚上),這是很正常的。並沒有一個絕對要喝多少奶水量的標準。如果寶寶只吃母乳未給其他開水或飲料,你可以由下面兩點判斷他是否有吃飽:
- 出生頭二天約尿二次,之後ㄧ天小便至少有六次(量多且色澤不深)。
- 頭三個月每天體重增加約20公克。一週體重至少增加125公克或一個月長0.5到1公斤。到了三到六個月體重增加會減緩,六個月之後更慢(請參考健保手冊之生長曲線圖)。如果嬰兒符合這兩個標準,即使他吃得比隔壁小寶的量少很多, 你也不用太擔心。但是如果不符合上述兩種標準的話,就應帶給小兒科醫師診治,檢查看是否有任何疾病。
- 擠出的奶水如何儲存?
給足月寶寶家用奶水的儲存時間:
剛擠出來的奶水 在冷藏室內解凍的奶水 在冰箱之外以溫水解凍的奶水 室溫25℃以下 6~8小時 2~4小時 當餐食用 冷藏室0~4℃ 5~8天 24小時 4小時 獨立的冷凍室 3個月 不可再冷凍 不可再冷凍 -20℃以下冷凍庫 6~12個月 不可再冷凍 不可再冷凍 - 不同時間擠出的母乳需相同的溫度才能混合,儲存時不要放在冰箱門邊而應放在冰箱的內部,以免開關門而影響溫度。
- 我乳房腫脹、疼痛該如何處理?
- Sep 13 Fri 2013 14:19
哺乳媽咪須知
一般初生嬰兒的胃容量並不大,且母乳本來就比配方奶粉易吸收消化,故可依寶寶的需求,在寶寶饑餓或是想吃時,隨時隨地哺餵母乳。此外,不要給予寶寶奶瓶或安撫奶嘴,避免寶寶產生混淆,即使有擠出一點乳汁也可以使用杯餵或滴管、吸管餵食。
寶寶吸吮母乳的時間越多,母乳量也越多,所以最好全天親自哺乳,尤其夜間泌乳激素分泌旺盛,讓寶寶哺乳時間增加,也可以減少脹奶不適之情況。倘若您的乳房有脹痛且有硬塊時,建議您能夠做乳房護理,使乳腺通暢,並且將乳汁擠出排空,如果寶寶正好要吸奶,就讓寶寶吸吮排空。
產後乳房的簡易護理
產後,只有在脹奶期間才需要做乳房護理,並在做完護理後將乳汁擠出排空,其步驟有三:
1.清潔乳房:以濕毛巾擦去乳痂及整個乳房,不需用肥皂,以免乳頭乾燥。
2.熱敷乳房:熱敷的水溫要比洗澡水略熱,以不燙傷皮膚為原則,整個乳房除
乳暈及乳頭外都要熱敷,時間5-10分鐘。
3.按摩乳房:
*環型按摩~兩手各放在乳房左右側及上下側,以相反方向,重覆水平按摩。
*螺旋按摩~一手固定乳房,另一手的食指及中指併攏,由乳房內側朝乳暈處以螺旋方式按摩推壓,重覆數次,整個乳房均按摩。
*擠壓按摩~由乳房內側朝乳頭處推壓,包含整個乳房。
若當寶寶吸吮情況良好,且乳汁分泌通暢,無硬痛感,則於哺餵母乳前將乳房擦拭乾淨即可,不需要熱敷與按摩乳房。
資料來源: 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 Sep 13 Fri 2013 14:15
餵母乳媽媽的好幫手
(1)前開式睡衣2套,方便餵奶,保留第一顆不開,只要解開第2.3釦子即可(若與公婆家人同住才考慮專用哺乳衣)。
(2)哺乳胸罩2~3件,可在懷孕八個月左右採買,或是可等月子後再選購,哺乳時不須整件脫下,很貼心,不買的可以用四分之三或二分之一罩杯的胸罩代替但是肩帶要盡量靠外側。
(3)溢乳墊一包,初期供需尚未平衡時會溢奶,也可用護墊剪一半或紗布巾替代。
(4)冷熱敷袋1個,用來熱敷乳房。
(5)哺乳揹巾,常把寶寶揹在身上,跟寶寶互動,回應寶寶的需要,易與寶寶貼近且較省力。
(6)哺乳衣不便宜,但外出哺乳十分方便,也可自製哺乳衣,以深V領、深U領背心搭配,或是內穿腹捲腹兜。
媽媽至少應該買兩件哺乳胸罩,為那一對比平常大的乳房提供足夠的支撐。這種哺乳胸罩有鉤扣或拉鍊,讓妳要餵奶時,可以輕易打開。記得要選擇大小合適的胸罩,而且可以完全掀開。如果只有一小部分的乳房露出來,奶罩可能會擠壓到乳房,造成乳腺管阻塞。有些媽媽希望等到生產完再買,以確定買到大小適合的哺乳胸罩。不過,現在很多許多百貨公司都有受過訓練的員工,他們可以爲妳調整36週後的餵奶專用哺乳胸罩。
有些媽媽覺得她們的乳房在餵奶時有滲漏的傾向,有些媽媽則覺得寶寶的哭聲或視線會刺激母乳流出,如果是在不適當的時刻這樣的話,當然就很糗了。妳可以先備妥足夠的溢乳墊,有可以重複使用或用完即丟兩種,妳可以視情況選擇自己需要的。
- Sep 13 Fri 2013 14:14
哺餵母乳應小心乳房膿瘍
乳房膿瘍就是乳房組織的感染因身體的抵抗反應所造成的膿腫,通常經過8~10天的的治療便可痊癒。除了乳房組織,乳頭、乳腺、乳腺管都可受侵犯。好發於20~40歲的女性。此外,乳腺炎若未及早處理,會在乳房內形成膿瘍,其特徵為乳房會有熱、痛等腫脹,而且感覺裡面會充滿液體。
哺乳期容易產生乳腺炎或乳房膿瘍。但是未哺乳的婦女,細菌亦可能經乳頭的乳管開口或裂隙進入乳腺造成感染。常見的症狀有疼痛、皮膚發紅、發熱或全身寒顫發燒。乳腺炎的治療必需使用抗生素,並繼續哺乳以排空乳管內的乳汁。若已形成局部膿瘍則除了上述處置也需進行切開引流。轉成乳暈下慢性膿瘍,則需經乳暈周圍切口將所有感染的乳管徹底切除,否則治癒是極困難的。
治療乳腺炎或乳房膿瘍,必須將奶水移出。不需讓乳房休息,但是母親則儘可能的多休息。 可繼續餵患側乳房,如此做並不會讓嬰兒生病,如果不想餵患側乳房,則必須將患側的奶水擠出,以免感染漫延,並且可能會造成退奶之現象。可於患側乳房做冷、熱敷之治療以減輕疼痛,如有膿瘍產生,則必須做切開引流手術或是用針筒抽吸方式治療,手術後1~2天盡早以患側乳房繼續奶。
乳房膿瘍並非停止哺乳的理由,雖然在哺乳的乳房上動手術比較困難,即使母親停止哺乳,術後和產後的過程也不見得會多輕鬆,因為在停止哺乳之後,乳汁仍會持續製造好幾個星期。
預防乳房膿瘍復發的方法:
(1)在哺乳前後徹底清潔乳頭。
(2)哺乳後以羊毛脂或維他命A、D油霜潤滑乳頭。
(3)避免穿著會刺激乳房的衣物。
(4)不要讓嬰兒咀嚼乳房。
- Sep 13 Fri 2013 14:14
產後哺乳常見10大Q&A
- Sep 13 Fri 2013 14:12
哺乳期≠安全期~哺餵母乳的媽咪,也有可能懷孕!
滿意婦產科診所院長吳柏瑜醫師表示,剛生完小孩是很辛苦的,媽咪的子宮及身體都需要一段時間來復原!萬一沒有做好避孕措施就馬上又懷孕,理論上兩胎太接近,流產的機率比較高!另外,如果是剖腹生產的話,第二胎太接近,容易因子宮傷口癒合未完全而破裂!
然而很多媽咪都有一個錯誤觀念,以為餵母乳就能避孕,結果造成很快就又懷孕的狀況。所以在產後如何成功避孕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何時可以開始有性生活?
吳柏瑜醫師表示,性生活的恢復,在產後2星期就可以開始了!但因自然生產多少都會造成陰道、會陰受損,所以剛開始時要緩慢、放輕鬆,以免疼痛影響性致。若是剖腹產,性生活的恢復時程也差不多,因為2星期的時間,腹部的傷口、子宮的傷口應該都已癒合了。
完全哺乳,產後6個月內的避孕效果達98%!
如果有餵母奶,而且嬰兒是吃全母乳,媽咪在產後6個月內幾乎不排卵,懷孕的機會大約只有2%,所以在餵奶期間的避孕效果算是不錯的。所以,如果妳符合生完後6個月內、月經還沒來(有出血就不算)、完全餵食母乳這三個條件,就可利用「哺餵母乳」這種方式避孕。
所謂「完全哺乳」指的是每天至少2?4小時餵一次,完全哺育母乳、不吃副食品,只要嬰兒開始吃副食品時,就要用其他方法避孕。利用餵奶的機會順便避孕有不少好處,母乳不但易吸收,也能提供抗體保護寶寶,又能增進母子親情。在這段自然避孕的期間,也能好好的考慮之後要用那一種避孕方式。
避孕藥應該等到不再餵母奶時再服用!
因為這些藥劑會讓乳汁減少,而且在產後2個月內,吃避孕藥又餵母奶的話,理論上可能影響嬰兒的成長。
沒有餵全奶的媽咪,因為產後避孕效果無法確保,若一定堅持要吃避孕藥,同時還想繼續餵奶一段時間,至少要等到產後3個月以上再開始服用,這樣對乳汁以及寶寶的影響比較小。
餵奶期間服用避孕藥應該是最後的避孕方式,應以其他避孕方式為優先考量。除此之外,服用避孕藥也要注意禁忌,特別是懷孕期間有妊娠引發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應該等到血壓、血糖恢復正常後再服用。
沒有餵母奶的媽咪,月經來之前就要開始避孕
剛生完小孩之後,沒有餵母奶的媽咪,月經大約6星期以內會來,排卵的時間平均約在產後45天,90%的人,月經會在3個月內恢復正常週期;不過有部份的產後媽咪,在真正月經來之前,會產生間歇性的少量出血。
正常月經來之前就要開始避孕!通常第一次月經來過以後,排卵才會正常,也就是說產後到第一次月經來之前,排卵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並非不可能,而且排卵的時間相當難預測,所以如果不想冒險的話,在第一次月經來之前就應該開始避孕。
避孕藥等產後3星期以上再服用
避孕藥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不適合馬上服用,因為合成的避孕藥可能會增加血栓的風險,要等到生產後3星期以上再服用比較好。或者也可選擇純黃體素的避孕藥製劑,這種藥就可以在產後接著服用,不過這種純黃體素的避孕藥,目前在台灣較不易取得,服用期間也較常造成不規則的出血,避孕的失敗率也比一般的避孕藥高一些。
哺乳期的避孕建議
對於產後哺乳期的避孕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 保險套:是較容易使用且沒有副作用的,但要記得全程使用。
◎ 避孕藥:應該等到不再餵奶時再服用,以免經由母乳而影響嬰兒的成長。
◎ 避孕器:一般多在產後4?6週回診時,由醫師裝置,但須注意,若本身有月經過多或會經痛的女性,則可能增加經血量、下腹疼痛的機會,就不適合使用避孕器。
◎ 子宮內投藥系統:
可於產後6~8週裝置,將子宮內投藥系統放入子宮後,每天穩定透過半透膜釋出微量黃體素levonorgestrel(LNG)0.02毫克,能藉由抑制子宮內膜增生,來達到99.9%的避孕效果。
由於子宮內投藥系統中釋放的黃體素,直接釋放於子宮中,因此並不會影響乳汁分泌,也不會對嬰兒成長造成影響。除了避孕外,也有治療月經過多和經痛的困擾,一舉數得。
結語
新生寶寶的來臨,多讓爸媽備感忙碌,媽咪的身體也在復原階段,因此,適當的產後避孕計劃是有必要的!若以為哺餵母乳就能避孕、月經沒來就不會懷孕,就忽略了避孕,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又有了」!因此,產後積極避孕很重要!
(詳文請見2009年八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 Sep 13 Fri 2013 14:10
上班族媽咪照過來 母乳保存與使用技巧
嬰兒與母親 10月號 NO.396
母乳是寶寶出生後最佳的禮物
蘊含豐富的營養成分 為寶寶的營養與成長加分
不過上班族媽咪有時無法親餵母乳
因此需要將母乳保存起來再哺餵寶寶
但您真的了解母乳保存與使用的正確觀念嗎?
本期將教導各位上班族的媽咪如何正確儲存母奶與溫奶方式
讓上班族媽咪們不再手忙腳亂喔!
- 奶瓶→比較佔空間,而且密合度較不好,不過較為環保,因為可以重複消毒使用。
- 母乳儲存袋→較為不佔空間,可密封較衛生,但無法重複使用,較不環保,且花費也相對較多。
貼心小提醒:
擠出的母乳務必要放於陰涼處,如果上班的地方沒有冰箱,可準備小型冰桶、保溫瓶、冰塊,以維持母乳的新鮮,利於上下班時攜帶母奶回家。冰桶裡放冰塊冷藏時,要注意當冰塊溶化後,易滲入奶瓶污染奶水,因此冰塊的高度不能高於奶瓶,且奶瓶不能傾倒於冰塊中。
|
放置溫度
|
存放時間
|
室溫下
|
初乳可以在室溫下存放約12~24小時,成熟乳則是6~10小時,。
|
冷藏室
|
最多可放5天,以3~5天為佳。
|
冷凍室
|
如果與冷藏室同門,可存放2週,如果與冷藏室不同門,可存放3~4個月。
|
恆溫0度之獨立冷凍室:6~12個月
|
記得在容器外貼上擠奶的年份、日期、時間標籤紙,如此才不會忘記。
- Sep 13 Fri 2013 14:09
吸乳器的選擇與使用
吸乳器是將積存在乳腺的母乳擠出來的工具。適用於寶寶無法直接吸食母乳的時候,媽媽的乳頭有問題的時候,或是在上班卻想餵母奶的時候。有電動式﹑手動式和手擠式三種。又因為母奶會從兩邊的乳房流出來,所以又有雙邊式和單邊式兩種組合,您可以配合需求自由選擇。
吸乳器的好處有很多,熟悉的吸乳器的好處,其購買也是非常重要的。寶寶吸食的壓力是80~100mmhg,所謂吸並不是單純指拉乳頭而已。所以光以吸力的強度來選擇吸乳器並不恰當。選擇吸乳器的重點在於:
(1)可以輕鬆獲得吸力。
(2)加壓時乳頭不會覺得疼痛。
(3)能夠慢慢地調整用力的大小。
吸乳器的使用有助於促進媽咪乳汁分泌,當寶寶不在身邊時,或有吸吮不佳的情形、母親無法親自哺餵時,仍應每2~3小時使用吸乳器將奶水擠出,乳房排空。然而,當媽咪乳腺不通時,或者已經脹奶不舒服時,不建議使用吸乳器,利用雙手按摩擠乳的效果會更好。如果要使用吸乳器,應在還沒脹奶時就開始使用,此外,如果媽咪在無法直接餵哺時,不勤於擠奶有可能會慢慢退奶。
吸乳器的使用方法:
(1)擠奶之前先用熱毛巾熱敷乳房,按摩刺激乳暈,讓乳腺完全暢通。
(2)以適合自己的壓力擠奶。
(3)擠奶只要擠出八分的量即可(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0分鐘)。
(4)乳房或乳頭覺得痛時就停止擠奶。
- Sep 13 Fri 2013 14:06
解決母乳喂養中12個煩心事
做了媽媽當然開心,但養育寶寶責任重大,小寶寶身嬌體弱,餵養的很多細節都要注意,媽媽們難免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就針對母乳餵養的各類讓媽媽們困擾的事,爲大家支幾招。
煩心事1:餵奶時另一側乳房一直漏奶,怎麽辦?
出招:這是寶寶正確地吮吸乳汁時,媽媽身體作出的正常反應,因此不需要擔心。可以在哺乳時,在另一側文胸罩杯中塞入乳墊,就可以輕鬆愉悅地進行哺乳了。
煩心事2:得了乳腺炎,怎麽辦?
出招:乳腺炎是乳房感染細菌的信號。得了乳腺炎,乳房會脹痛,身體出現高溫,被感染的部位則會變得紅腫。這時需要更加努力地喂食母乳才能好起來。另外,還應該到醫院就診,喂食母乳時儘量讓寶寶含得深一些,糾正哺乳姿勢,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病情再發。
煩心事3:奶後有傷口怎麽辦?
出招:大部分媽媽認爲乳頭上出現傷口是很自然的事情,實則不然,這說明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夠正確。應該讓寶寶深深地含著乳頭和乳暈部分。端正哺乳姿勢的話,乳頭就不會受傷了。即使出現傷口,只要矯正喂奶姿勢,2、3天內傷口也會自然痊愈。
煩心事4:乳房淤血很嚴重,怎麽辦?
出招:給寶寶充分喂食母乳就是最好的治療辦法。比平時更頻繁地喂食母乳,寶寶吮吸奶水也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如果脹得發硬的乳房不容易含住,可以用手先將乳頭和乳暈擠揉一下,變松軟後再讓寶寶含住。在哺乳前按摩乳房內側有助于奶水的流動及淋巴和血液的循環。也可以使用圓白菜葉來緩解淤血症狀,把冷藏過的圓白菜葉去掉粗莖,在中間穿一個洞,敷在乳房上。
煩心事5:得了乳頭炎,怎麽辦?
出招:乳頭上長出白色透明狀水疱就是乳頭炎的主要症狀。這是由于奶水殘渣堵塞乳管所引起的,可以在喂食母乳前將熱毛巾敷在乳房上並緊緊按住,之後讓寶寶盡量吸空這一側的乳汁。盡量避免直接用手擠破水疱,實在需要擠破可以到醫院處理。
煩心事6:如果乳頭內陷的話,怎麽辦?
出招:如果媽媽乳頭內陷,一定要在剛開始喂養母乳時讓寶寶深含乳頭,並采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含過一次奶嘴的寶寶一般就不願意再含內陷的乳頭了。但是,對于只含過內陷乳頭的寶寶來說,就會很神奇地適應這種情況,母乳喂養也不會産生任何問題。此時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奶水積累太多,喂食前可以先稍微擠出一點奶水,幫助乳頭盡量突出,並按摩乳頭部分,這樣就可以讓寶寶容易地含住了。
煩心事7:每次哺乳前都要擦拭乳頭嗎?
出招:母乳中本身就含有抑菌成分,每天用溫水輕輕擦拭一遍乳房,在哺乳前擠出少量奶水塗抹在乳頭周圍就足夠了。特別注意不要在哺乳前用香皂擦洗乳房,這會讓皮膚保護膜和抗菌物質消失,反而更容易導致乳房出現病症。
煩心事8:寶寶吃奶後會吐奶,怎麽辦?
出招:寶寶的胃是長管狀的,而不是彎曲的,所以即使吃很少也容易吐奶。寶寶吐奶時如果不及時擦拭幹淨,吐瀉物進入鼻子或耳朵會引起感染,還有可能堵住氣管,媽媽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寶寶一旦吐奶,要立刻把他(她)的臉朝下,防止嘔吐物堵住氣管。
煩心事9:寶寶不願吃奶一直磨人,怎麽辦?
出招:造成寶寶不吃奶一直磨人的原因有很多種,所以首先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是什麽。有可能是媽媽換了香皂;有可能是寶寶得了中耳炎,吃起奶來很難受;有可能是周圍環境太吵鬧或室內溫度太高等環境因素;還有一個可能是寶寶吃奶的姿勢不對,奶水不能很好地被吸出來。
煩心事10:我家寶寶只願吃一邊的奶,怎麽辦?
出招:對于寶寶來說,一邊乳房的奶水量也能讓他(她)的體重正常增加的話就沒什麽大問題。但如果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媽媽兩側的乳房就會變得不對稱,因此要盡可能讓寶寶交替吮吸兩側乳房。如果想讓寶寶吮吸不經常吸的那一側乳房,可以先提前按摩這側乳房的乳頭和乳暈部位,讓寶寶吸起來更容易。如果寶寶還是拒絕吸,可以讓他(她)先吮吸愛吸的一側,把另一側稍擠出一點奶後,再在不知不覺中換給寶寶吸,或換個姿勢也能讓寶寶更快地接受。
煩心事11:寶寶咬得乳房好疼,怎麽辦?
出招:如果哺乳姿勢正確,寶寶的舌頭應該在下牙和乳頭中間,嘴唇和牙龈包著媽媽的乳暈外圈部分,這樣是不會咬到媽媽的乳房的。如果寶寶咬著媽媽的乳房,大多時候是因爲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這時硬將乳頭從寶寶嘴裏抽出容易留下傷口,也會讓寶寶咬得更緊,最好的辦法是輕輕地捏住寶寶的鼻子讓他/她自然而然地松開嘴。
煩心事12:喂食母乳時感覺很痛,怎麽辦?
出招:一般情況下,寶寶吃奶的姿勢不正確便會導致媽媽乳房疼痛。可以先將乳頭從寶寶嘴裏抽出,調整姿勢後再次嘗試,或者讓寶寶吮吸另一側乳房。有的媽媽怕寶寶含得太深堵住鼻孔導致窒息,便只讓寶寶含住乳頭部分,這時敏感的乳頭可能會産生疼痛感。還有可能是因哺乳姿勢不正確導致乳頭留下外傷産生疼痛。這時可以在喂食後塗抹一兩滴奶水,並把乳頭暴露在空氣或陽光中。另外,奶水積累太多時也容易産生脹痛,在喂食前擠出少許可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