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以北~到府乳腺按摩服務------新春賀年優惠活動(1/28~2/28)

※預約乳腺按摩者※
即可獲贈乳頭保養聖品~土耳其原裝進口RAViKA頂級特純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12ml一瓶!

乳頭保養妙方:一天用橄欖油清潔保養乳頭,避免乳腺出口阻塞!可保護並滋養乳頭乳暈膚質。潤滑乳腺出口順利效果更勝於羊脂膏!
……………………………………………………..............................................
北部張老師~為正在哺乳的您,提供哺乳計劃建議、乳腺疏通按摩、預防乳腺炎指導.

張老師預約專線:0975-096968

官網 https://www.facebook.com/w.branch01

……………………………………………………….................................................................

文章標籤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乳護一生-母乳、產婦、養生

 

facebook
http://wbranch.blogspot.tw/

部落格
http://mombreastcare.blogspot.com/

 

<服務地區>

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等區域

 

 

 <資歷>

資歷10年/資深哺乳指導師 

 

聯絡專線: 0975-096968 

 

預約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w.branch01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ar 辛苦的麻麻們,又到了每年的最後一天了,祝未來的日子,天天都幸福喔!!

感謝媽咪們過去的支持,推出了~2014感謝優惠專案~

只要是媽咪們介紹的朋友&同事&家人
~預約哺乳諮詢/乳腺疏通
原諮詢價$1800
優惠價$1500

優惠時間
2014/1/1~2014/2/27

各位媽咪們~辛苦了!

 

後37天是建立奶水的最佳發奶黃金期

發奶黃金期趕快預約~無痛輕柔的乳腺疏通,絕對是母乳媽咪們邁向成功哺餵母乳的最佳途徑

台中無痛乳腺疏通~

有效解決母乳媽咪之乳房腫脹/阻塞疼痛/乳量少…等困擾

 

  產後無痛乳腺疏通、哺乳諮詢【服務項目】

 

產後無痛乳腺疏通、哺乳諮詢與指導 舒緩產後脹奶/ 塞奶疼痛/ 乳量少…等問題

專業輕柔手技配合乳穴按摩

服務過程,依媽咪症狀專業處理

哺乳媽咪,日後有任何哺乳與育嬰問題,皆可來電&Line免費諮詢。

 

 ******************************************************************

資歷與服務區域

服務區域~台中、南投彰化、雲林、苗栗、嘉義…等區域。

資歷:哺乳諮詢指導資歷8年/丙級保母證照/0-3歲感覺統合指導員

-----------------------------------------------------------------------------------

台中無痛乳腺疏通到府服務~~醫院、月子中心、住家

-----------------------------------------------------------------------------

 預約諮詢專線: 0986-166197

 LINE  ID :0986-166197 

http://blog.xuite.net/ann052700/0986166197 台中到府無痛乳腺疏通~哺乳諮詢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9  

乳房腫脹的母乳媽媽們~~

可以請家人擠奶&親餵前按揉

---->肝經太衝穴十分鐘<----,

這樣幫忙下,擠奶就會慢慢變的好擠喔~^^~

資訊來源:網路文章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  

台中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陳昭惠  醫師/ 

我們都知道初乳量不多,但所有兒科或新生兒科的教科書上都說新生兒第一天需要 60cc 的水分,難怪那麼多人會擔心新生兒吃不夠!

健康足月的新生兒在頭 24 小時的熱量需求,主要是由體內肝醣及脂肪來提供。除非在低體溫等等特殊情況,才會有額外的能量需求。

研究也發現哺乳的嬰兒體內製造的酮體(ketone body比吃配方奶的嬰兒高,可以提供腦部所需要的能量。新生嬰兒頭一天的胃容量大約只有 5 7 毫升,而且伸展性(compliance)差;因此第一天的初乳量便可滿足正常足月嬰兒的需求。到了第三天,嬰兒的胃胃容量增加到 22 27 毫升左右,而母親的奶水量也逐漸增加。

到了十天左右,嬰兒的胃容量大概 45 60 毫升左右;所以正常足月嬰兒頭兩天的對於奶水的需求其實並不多。但是我們常常看有些嬰兒哭鬧的非常厲害,尤其是第二晚左右,這又是為了什麼?

泌乳顧問 Jan Barger 詹芭格對於「第二晚」這個現象提出一個過度刺激的反應理論

什麼是嬰兒的「第二晚」?

我們常看到在出生 24 小時之後(通常是第二個晚上)嬰兒好像從晚上點到清晨  1  (可能更早或更晚)一直想要黏在乳房上;嬰兒只要靠近乳房就很滿足的睡著,但是一抱開就醒來。經過頭兩天的興奮期及很多的訪客,睡眠不足的的媽媽已經精疲力竭;又擔心自己沒有奶水,擔心嬰兒挨餓。這時候最容易受到家人以及工作人員的建議影響。

芭格認為這個現象非關飢餓,不是“奶水不夠",不是“把媽媽當作安撫奶嘴",更不是“被寵壞的嬰兒"。她認為這是嬰兒不成熟的腦部受到過度刺激後的調節適應行為

想像一下嬰兒出生後所處的醫院環境!根據 Morrison/Ludington(Ludington-Hoe, 2004)  研究發現在產後 12 小時,對母親和嬰兒的干擾(包括醫護人員的訪視、檢查等等  )平均 47 次,有些高達 95    100 次,這還不包括父親及由母親的干擾。她建議應該盡可能改善醫院環境,讓嬰兒和母親在一起有多一點的肌膚接

從待產開始的樂得兒措施(待產、生產、及產後都在同一個房間)降低環境亮度和音量過度的刺激,並且溫柔地對待嬰兒。也應先讓父母知道可能有這樣的狀況發生,讓他們知道這是常見的現象,並非母親讓嬰兒挨餓;並且教他們如何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及訪客,讓母親和嬰兒得到適當的休息,以及在發生時如何處理。

開始的肌膚接觸,有機會自己找到乳房開始吸吮的嬰兒,他們的吸吮更有效,吃到所需要的初乳。同時也會讓母親泌乳激素增加  33%。但任何時間的肌膚接觸,都可以安撫嬰兒減少哭鬧。

一旦有「第二個晚上」哭鬧的表現時,讓母親和嬰兒一起睡,可以度過這一個晚上。如果嬰兒在乳房上睡著了,要將乳頭輕柔地移出嬰兒嘴巴,不要移動嬰兒,不要拍打嗝氣,不要調整衣物;將乳房當作嬰兒的枕頭,讓母親和嬰兒一起躺下來睡,直到嬰兒進入深睡期  (嬰兒有可能需要經過 25 分鐘的淺睡期後才進入深睡期)  

類似“第二晚"這樣的表現也會在家裡發生,當嬰兒環境有明顯變化時,例如離開醫院回到家,白天出去逛街、到醫院健康檢查或者是親朋好友來訪,有些敏感的嬰兒當晚就會有哭鬧、難安撫、一直要吃奶的表現。持相反意見的學者會強調嬰兒在吃過配方奶之後,有一部份可以睡得比較久。

有人認為是因為嬰兒配方奶的酪蛋白含有較多的 casomorphins,  可以誘導睡  (因為小牛除了長得速度比人類嬰兒快之外,牠必須能在母牛不在的時候可以乖乖睡覺不亂跑,所以這個成分就會比較多)  雖然目前沒有嚴謹的科學研究支持芭格的理論,但是這樣的現象的確存在,非常值得我們進一步的研究。對於不論是母乳牛乳的營養成分,還有新生嬰兒的行為心理需求等,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及探討之處。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產檯上母嬰立即接觸、哺乳

不管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只要情況允許,生產後在產檯上母嬰最好立即接觸、甚至可以開始哺餵母乳,此時哺餵的重點不在寶寶有無吸到乳汁,而是建立母嬰之間的親密感。瑞典有研究指出,如果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個小時即有吸吮媽媽乳頭的經驗,未來哺餵母乳也較容易成功。

當寶寶吸吮或舔媽媽的乳頭時,會刺激母親分泌催產素、泌乳素等荷爾蒙,刺激噴乳反射。因此產後三天媽媽應常常哺餵,以增加奶量。

因為初乳很濃稠、不好擠,所以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認為除非必要,否則不建議擠奶出來瓶餵,此時最好是親餵,讓寶寶與媽媽的肌膚可以相互接觸,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乳汁,並讓寶寶熟悉吸吮,也能刺激寶寶的統合發展!

必須額外補充奶水或配方奶時,初期最好以杯餵、餵管、空針替代,使乳頭混淆的機會較使用奶瓶小,等到寶寶一個月大左右,親餵模式建立穩固,再使用奶瓶哺餵。即使是瓶餵的媽媽,也要時常跟寶寶做身體、眼神的接觸,這樣寶寶會長得更好。但因為瓶餵需要的時間短、間隔又長,久而久之,媽媽可能忽略撫觸寶寶的重要性。

資訊來源:

媽媽寶寶雜誌 第 318 期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餵母乳與一般餵食方式不同,看不出來寶寶到底吃了多少量,因此許多哺乳媽媽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

 專寶寶吃飽與否,其實有跡可循,可從~

1.寶寶是否吐出奶頭
2.小便量與顏色
3.體重增加幅度等3方向來觀察

一. 寶寶的動作:哺乳原則就是「寶寶想吃就餵」,每次寶寶吃的量與間隔時間未必相同,可觀察若寶  寶若主動把乳頭吐出來,就表示他吃飽了。

若寶寶沒什麼喝就吐出乳頭,可能是哺乳的姿勢不正確,除了調整姿勢,還有一招是建議讓母嬰脫掉衣服來肌膚相親,反而有助於寶寶找動找到媽媽的乳頭。

二. 小便的量與顏色:有吃飽的寶寶,一天約需要6-8片的尿片用量,且小便顏色比較淺。由於寶寶常常邊吃、邊解尿或解大便,因此哺乳後若寶寶哭鬧,未必是吃不飽,而是該換尿布的提醒。

三. 體重增加幅度:6個月前的寶寶在吃足的情形下,大約每月增加0.5公斤。如果體重一直沒有增加,除了檢視哺乳方式正確與否,也要注意寶寶是不是有疾病的問題。
 
 
資訊來源:網路文章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身高除了與遺傳、營養、鍛煉諸因素有關外,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重要關係。生長激素分泌過少,極有可能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節律,一般在22時至淩晨1時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寶寶來說,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身高。

  其實新生兒之所以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裏過了那麼久不分晝夜的生活,出生後總得需要些時間來適應白天與夜間的現象,對此,爸爸媽媽要有耐心,其實只要過幾個禮拜寶寶就不會如此了。如果父母想縮短這個適應過程,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應該讓寶寶將日夜區別清楚

具體方法是,白天把寶寶放在嬰兒車裏睡,帶寶寶出門走走。如果在房裏睡的話,不必刻意弄暗室內光線,或降低音量。當寶寶醒來時,逗一逗寶寶,讓寶寶興奮起來,到了夜晚,寶寶累了自然就睡了。

 

可以嘗試限制寶寶白天的睡覺時間,一次不要超過3~4小時

如果不容易弄醒寶寶,可以幫寶寶脫掉衣服,撫弄寶寶的臉,或是搔寶寶的腳心。等寶寶稍微清醒時,可用說話或把玩具拿到他的視野範圍內的方法,進一步刺激寶寶的反應。

 

下午五六點鐘後,不要讓寶寶睡覺

當寶寶午覺醒來時,一定逗引他多玩一會兒。白天的時候,房間裏的光線要儘量明亮一些。保持房間裏面一直有聲音,可以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給寶寶固定的睡眠暗示,每次睡眠前都做相同的事情,做完就讓寶寶睡在床上。例如:先給寶寶洗一個熱水澡,然後給他餵奶、換尿布。每天堅持這麼做,以後每次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暗示傳遞給寶寶:我該睡覺啦。

  在設法改變寶寶日夜顛倒的毛病時,千萬不要抱有讓寶寶白天不睡,夜裏能安安靜靜睡個好覺的想法,因為這樣會適得其反。其實,即使小寶寶在白天睡得很久也是一件好事,這表示寶寶的睡眠狀況良好。改變寶寶日夜顛倒的毛病需要一個過程。

資訊來源:網路文章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自出生就有些與生俱來的神經生理反射動作,可以應付生存所需。這些反射動作的生理機轉和目的主要在協助嬰兒攝食及保護自己,對嬰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什麼是生理反射動作

一天阿媽和媽媽帶著一個多月大的小寶到醫院來看病,表示小寶常常有不自主的手腳抖動、睡眠很淺、隨意就會驚醒、出現驚嚇反應……等,並且懷疑是否有抽搐或神經方面的問題,因此想請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醫生說,這可能是嬰兒的神經反射動作,不要緊張,以下就生理反射動作來介紹:

反射在生理學上是指刺激不必經由意識察覺的反應,寶寶自出生就有些與生俱來的神經生理反射動作,可以應付生存所需。這些反射動作的生理機轉和目的主要在協助嬰兒攝食及保護自己,對嬰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其實這些反射動作,在胎兒還沒有出生時便已經存在,研究發現神經反射在懷孕期28週開始,到出生時便已發展成功,這些原始反射通常在出生後一年內即逐漸消失。

「原始反射」在出生後幾個月間的呈現與否,是評估嬰兒神經系統的發展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以下為大家介紹幾個非常重要的神經反射動作,供各位家長參考。

1 吸吮反射

嬰兒出生就有的一種反射動作,是嬰兒攝食的本能行為。將東西放入嬰兒嘴裡,就能引發其吸吮的反射動作。吸吮反射約在3個月時漸漸轉為自主的吸吮動作。和吸吮反射有密切關聯的是「尋覓反射」。只要輕撫嬰兒面頰,會引發嬰兒轉向撫摸的方向,這是嬰兒找尋奶頭的反射行為。吸吮反射可以說是嬰兒生存最重要的一個神經反射,據研究發現,懷孕14週的胎兒,就有這些反射。如果一個小孩缺乏吸吮的反射動作,在嬰幼兒期餵食時便會出現重大的問題。

2 尋根反射

新生兒嘴朝向乳源的一種反射動作;以手指或奶嘴觸撫新生兒的面頰或嘴唇,幼兒會轉頭、張嘴、做吸吮等尋找奶源的反射動作,謂之「探索反射」(又名尋覓反射、搜尋反射)。尋根反射也出現得相當早,在懷孕32週出生的早產兒,我們將物體接觸他的臉頰,他會轉動頭部,像是在追尋物體的來源。所以尋根反射可以協助嬰幼兒覓食和尋找食物的來源,也是一個生存所需的重要神經反射。

3 頸張力反射

嬰兒因頭位變化所誘發的姿勢反射。將嬰兒的腳屈曲,再將嬰兒的頭轉向一側,則嬰兒同側的手腳會有伸直的反射動作。頸張力反射與平衡有關,當我們將新生兒的頭部轉向一側的時候,可以看到新生兒伸展該側的上下肢,並屈曲另一側的上下肢。這種神經反射大約在8個月大時會自行消失。

4 驚嚇反射

當嬰兒仰臥時輕敲腹部或使其瞬間失去平衡,嬰兒會有雙臂外伸、手掌攤開但背部拱起的反射動作,此即「莫洛反射」(又名驚嚇反應)。初生到56個月的嬰兒都可以看到莫洛反射,在初生後數週反應最強,而後反射強度減弱。若6個月以後莫洛反射依然存在,有可能是中樞神經功能異常。小兒科醫生常用此來檢驗嬰兒的時系統是否異常。例如腦缺氧腦病變時會減弱,腦膜炎時會增強。

5 抓握反射

人類一種「自保」的原始反射動作。刺激初生嬰兒手部,會引起嬰兒手掌緊握刺激它的物件,此即「手掌抓握反射」。這種反射從出生至二個月最強,第四個月以後消失。抓握反射也是一個生存很重要的反射動作

6 降落傘反射

降落傘反射也是一個保護自己及保持身體平衡的動作,當我們支撐嬰兒的腹部及胸部並突然往下移動,嬰兒的雙手、雙腳會往外延伸,類似降落傘一樣。

7 迷宮正姿反射

嬰兒為保持身體平衡的一種體態反射。嬰兒在坐直時,如身體傾斜,頭部會往傾斜的相反方向偏,其作用是維持頭部的正姿。「迷宮正姿反射」出現於出生後第二個月,至周歲後變得更強,這是嬰兒保持身體平衡的一項重要反射。

8 足底反射

當接觸撫摸嬰兒的腳掌時,嬰兒會有張開趾頭,把腳捲起的反射動作。(又叫巴賓斯基反射或巴金斯反射)

9 磁引反射

一種嬰兒的反射動作,輕觸嬰兒的腳底板,若手指輕輕往後移動,原本彎曲的腳會伸直,像是把嬰兒的腳吸引過來一般。

10 咬合反射

嬰兒咬合口腔的一種反射動作。成人將手指放進嬰兒的口內,並觸摸牙床的咬合面,嬰兒會作出上、下牙床咬合的反應。這種反射正常嬰兒會在6個月後消失。

11 爬行反射

讓嬰兒俯臥,用手指按嬰兒的一隻腳背心,會引發嬰兒做爬行的反射動作。這個反射通常在4個月左右消失,真正的自主爬行則要到第七個月才開始出現。

12 抬步反射

一種嬰兒的反射動作。將嬰兒的腳背放在床的邊緣,碰到床,嬰兒會有抬起腳,像要爬樓梯的動作。嬰兒的抬步反射正常,即表示其感覺和運動神經元功能正常,脊髓的偵測功能正常。

13 腳掌抓握反射

以物件輕觸嬰兒腳掌,會引起出生至3個月前的嬰兒腳掌外張。3~4個月以後,嬰兒的神經肌肉控制比較成熟,外張反射變成抓握反射,其腳趾會向腳底方向彎曲,類似手的抓握反射。嬰兒早期出現的外張反射叫「巴金斯反射」,後者則謂之「腳掌抓握反射」。

14 縮腳反射

將嬰兒的腳背觸碰平面的邊緣,嬰兒的腳會有膝屈縮回的反射動作,稱之為「縮腳反射」。

15 行走反射

扶住嬰兒腋下,讓嬰兒腳部接觸地面時,嬰兒會做出宛如協調良好的走路動作。這是一種反射動作,稱之為「行走反射」。

 

若缺乏反射動作,代表的生理意義為何?

臨床醫師在對嬰兒作身體檢查時幾乎都會執行神經生理反射檢查但不是每個反應都是那麼明顯。較明顯易見的大多是如吸吮、尋根、驚嚇、抓握與降落傘反射。爸爸與媽媽若想親自做這樣的檢查可能會做不出來,還是要專業的小兒科醫師才能執行。

嬰兒在臨床上缺少這些正常的神經反射,表示嬰兒在腦部及神經方面可能出現問題,這些神經反射在一段時間後便會消失,如果這些神經反射在適當的時候沒有消失,我們就要懷疑是否神經系統或腦部發育出現問題,這時候就一定要到小兒科醫師處作神經學的檢查。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出生後,拍嗝幾乎是每個新手父母必修的一門課,為什麼一定得幫寶寶拍嗝呢?面對軟趴趴的新生兒,新手父母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寶寶拍嗝呢?長輩、親朋好友、專家教的姿勢與方法,哪種才是最正確與快速的拍嗝方法呢?

 

拍嗝對寶寶的重要性

專家說,這是因為寶寶雖然在媽媽肚子裡住了十個月,事實上卻還有很多器官發育還未完整、成熟,包含消化器官等,如:賁門擴約肌(位於食道與胃的交接處擴約肌),食道短加上蠕動性較差,且胃的容積尚小、排氣較慢,容易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而出現吐奶、溢奶現象。此器官通常一直要到寶寶 3~4個月大後發育才較為完善。

雖然目前廣泛建議媽媽哺餵母乳,但是還是有很多寶寶在喝配方奶,喝配方奶的寶寶因為多以瓶餵方式餵食,容易喝到空氣,若空氣進入消化系統,寶寶無法排氣,奶跟氣一直出來,導致嚴重的吐奶、嗆奶、溢奶情況,有時會造成寶寶猝死,這也是專家強調一定要幫寶寶拍嗝的重要性。

拍嗝時間

很多爸媽會問,幫寶寶拍嗝到底要拍多久,是否一定要拍出嗝來?專家表示,只要拍5-10分鐘,並不一定要拍出嗝來,因為拍嗝時間太久,或力道過大,對於脆弱的新生兒而言,也會感到不舒服,當寶寶空氣並未吸入太多,不一定有嗝氣。寶寶若沒有打嗝,媽媽又很擔心,她建議只要用直立抱姿,保持寶寶背脊直立,時間約20分鐘,真的很不放心的話,就讓寶寶保持右側臥的睡姿,左右側臥其實都可以,較建議右側臥的原因,是消化道的解剖結構位置,若還有空氣未排出,萬一發生嗆奶或溢奶是順著右邊嘴角流出,比較安全。

 

影響打嗝因素

每個寶寶都能拍出嗝氣。但非每一次寶寶都能拍出嗝來,有很多影響的關鍵點。

奶量

因為每個寶寶食量不一致,有時是寶寶沒喝飽所以沒打嗝,也有可能因為喝太多,氣已經壓在消化道,可能要拍很久才會拍出嗝來,劉文琪督導建議可以在寶寶餵奶一半時,就先拍嗝,再繼續餵食,若寶寶仍然沒有打嗝,可不用勉強,保持直立抱姿,讓氣體自然上升排出。

氣量

當寶寶並未吸入過量空氣時,並不一定會在當次拍出嗝氣,這跟奶嘴設計、孔洞大小也有關聯。通常親餵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有這個問題,吸入空氣的機率很低,不必一定要拍嗝。親餵母乳是最好的,因為親餵母乳的寶寶,必須耗力氣、用力吸吮,會隨著媽媽的身體挪動位置,加上有時媽媽餵食母乳的姿勢採直立式,這時寶寶的整個消化道系統是通暢的,若媽媽不放心還是可以幫寶寶拍嗝,若沒拍出嗝來,就盡量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方奶

基本上餵食配方奶較容易產氣,且配方奶的分子大小,是否容易消化吸收都是原因之一,每個寶寶對配方奶吸收程度不同,尤其配方奶在餵食時,寶寶的位置幾乎是保持固定不動,照護者都抱的緊緊的,建議喝配方奶的寶寶,爸爸媽媽最好要幫寶寶拍嗝,避免讓寶寶沒拍嗝就平躺或讓寶寶平躺著喝奶,一定要將寶寶抱起來餵食,較為安全。

體質

基本上只要喝到空氣,寶寶就會打嗝,但有的寶寶本來就容易打嗝、容易產生嗝氣,這是體質問題,跟寶寶腸胃吸收程度有關,加上每位寶寶消化器官、解剖構造的不同,寶寶對於打嗝的快慢、頻率情況也會不一樣。

 

寶寶能否自行打嗝?

專家說,喝完母奶、配方奶,若沒有幫寶寶拍嗝,原則上只要保持直立抱姿2030分鐘,空氣較輕會上升,慢慢的自然會排氣,寶寶一樣會打嗝,劉文琪督導分享,拍打嗝的另外用意,是動作帶有安撫作用,寶寶其實是很喜歡被輕拍背部的。

 

睡著仍需拍嗝

新生兒邊喝奶邊睡覺,當寶寶睡著了,很多爸媽、甚至是長輩都會猶豫著還需要幫寶寶拍嗝嗎?會不會驚醒寶寶?關於此點,專家表示,即便寶寶睡著,仍然需要幫寶寶拍嗝。寶寶不會因為睡著就不打嗝,嗝氣一樣會排出,新手父母有時會輕忽,因寶寶睡著就直接放下平躺,其實吐奶、溢奶症狀是反射行為,發生嗆奶是非常危險的。劉文琪督導強調,睡著的寶寶更是需要拍嗝,且一定要抱起來拍嗝,重點在於拍嗝動作要輕柔、正確,避免力道過大,不用拍的波波作響,讓寶寶不舒適或吵醒寶寶。

 

正確拍嗝法解說

專家督導說,幫新生兒拍嗝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方式正確,就能幫助寶寶排出肚子裡的空氣,減少吐奶與溢奶的情況,她建議,以下兩種方式幫寶寶拍嗝。

方法1.

爸爸媽媽可一手托住寶寶的頭,另一手支撐寶寶的屁股,將寶寶位置調整好,讓寶寶的臉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手掌略為拱起,使手心呈半圓弧、類湯匙狀,用空掌的方式輕拍背部,從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動原理,慢慢的將寶寶體內空氣拍出來。

方法2.

讓寶寶坐在爸爸或媽媽的大腿上,身體側面稍微靠著媽媽胸口,媽媽以虎口托住寶寶下巴、脖子位置,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一樣以空掌的方式拍打寶寶背脊。

 

注意事項

專家強調,幫寶寶拍嗝時,照護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力道控制,畢竟新生兒還有很多器官正在發育,尤其拍打位置若不正確,誤拍打到腰際兩側的腎臟,會傷害到寶寶的器官。尤其寶寶喝完奶後,忌諱搖晃寶寶,網路上盛傳的「逆時針轉圈法」,劉文琪督導並不鼓勵,雖然這樣的旋轉方式,寶寶或許能自行打嗝或排氣較快,但搖晃容易讓寶寶昏眩,甚至陷入昏睡,導致寶寶變成「Shake Baby」,產生「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症狀,畢竟寶寶腦部器官仍相當脆弱,搖晃太大力,很可能有腦出血的風險。

 

小辭典: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指的是多次並快速的搖晃,在短時間內劇烈的搖晃寶寶,頭部以頸部為軸心,在不同方向劇烈的加速與減速晃動下,寶寶頭部雖沒有直接碰撞到堅硬的物品,也會形成腦部傷害。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嬰幼兒因為外力傷害,而導致死亡或是肢體障礙的主要原因。當寶寶被劇烈搖晃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包括不安、嗜睡、不停的流口水、四肢無力、抽搐痙攣、嘔吐、乃至呼吸加快、體溫下降和心跳過慢;嚴重者呈現昏迷、心跳停止、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台中乳腺按摩疏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